享受教育的乐趣

2017.08.14点击:
“工作之后出国留学值得吗”是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的热门话题,在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放弃看得见的工作,追求不可知的未来,毕竟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放弃工作,出国留学,意味着从头再来。读书归来,专业技能的提升、知识储备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是否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重新定位的人生,并不一定是全然肯定的答案。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让正在全速前进的人生列车转向,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放弃了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工作,在异国他乡开始了留学生活。


在本版发表《小处存深度》的作者杨青便是在工作之后转而出国深造。她这样描述留学生活:“我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都听了一遍之后,选择了那些最有助于培养社会学系毕业生的高就业率神器‘transferable skills’(可迁移技能)的课程。我至今仍记得批判性思维课上如何‘饱受折磨’:习惯了被动接受信息的我,如何去思维?居然还要批判!”


在杨青出国留学之前,周围的人问她:“去异国读一个‘务虚’的专业,到底有啥用?”这也是工作之后准备出国留学的人被问到最多、也最不易解答的问题,“有啥用”是最令人纠结的所在。但教育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有用”,正如杨青在回国之后回望留学生活时所说:“作为一个以为自己三观已定,但是最终被肯特大学的教育改变人生态度的人,何其有幸。教育最大的用处,也许就在这里。”


“有没有用”“值不值得”是该不该出国留学这个天平上的砝码,但如果类似的考虑是唯一砝码,便与出国留学的根本背道而驰。客观上评估自己能承受的留学开支及学习能力;主观上遵从内心的选择,享受教育的乐趣,在回答“要不要停下工作出国留学”这样的问题时才不会纠结,也许反倒有别样的收获。


也有人把出国留学当作寻找“诗和远方”的途径,但听老师讲课、做课堂笔记、参加小组讨论、挑灯夜战写论文……这些学生的日常并不轻松,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压力也不亚于之前工作中所承受的。


作家蒋方舟在她的《东京一年》中写道:“在东京度过的1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出国留学不是“诗和远方”,但短暂的轨道改变,让留学呈现教育本来的模样,至少为自己接近本该成为的样子提供了一种可能。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14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