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万方-2025年第16期

2025.10.11点击:

现代教育技术

"数智赋能、塑养育人、个性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全刘辉 陈玲萍1-4

利用新媒体强化大学生资助育人中的感恩教育与责任培养

李豆豆5-8

基于"信息技术+齐鲁文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王玥 刘程程9-12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研究

叶尔尼斯13-16

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下电气类职教教学质量与学员技能共进阶

陆阳 陈亮17-20

教学改革探析

以现代工业需求为导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牛春霞 冯琦 张建辉 郭宇21-23

"双一流"学科创建背景下土木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机制研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

李克亮 李伟华 马军涛 牛锦超 张玉洁24-27

环境流体力学"三阶递进"改革:破解理实脱节困境

吴忠举 白杨丰 薛巍 闵宇玉 冯世腾 王萌 王冰28-31

思政引领下基于OBE-CDIO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

许波 袁知柱32-35

教育教学探索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以"高等代数"为例

何钰星36-39


教育教学探索

基于能力导向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杨立浩40-43

教材融合解决本科生选修课程知识碎片化难题

郑力会 金龙 孙腾骏 郭秦 李心怡 赵俊淇44-47

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手段研究

云翃 马倩48-51

面向智慧交通的本科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翟聪 李佳 陈俊达 肖莹萍 谭飞刚52-55

基于数学建模比赛背景探讨高校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马保忠56-59

思想政治素养

大学阶段学习动力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及提升策略

吴永60-63

本科高校古筝重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

黄兰椿64-67

科学家精神融入"岩石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研究

宫凤强 金解放 黄达 司雪峰68-71

"岗课赛证+思政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宋婉霞72-75

创新思政课实践育人场域把道理"讲活"

胡慧76-79

思想政治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实施策略

方毅 李鸿80-83

课程思政案例知识图谱构建——以"双碳"背景下"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

苏亚丽84-87

水利专业背景下水文化融入"0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林晨 刘洋88-91

师资专业化培育

党管人才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机制改革路径探索——以S高职学院为例

韩海姣92-94

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视角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物理教学策略分析——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增95-98

数字赋能:中学职后教师培训提升策略

吴和娟 孙明娟99-102

北京地区中小学硕士学历教师职业身份认同路径初探

廉菲103-106

数字化赋能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提升的理念、逻辑与实践

秦晴107-110

复杂学习观透视中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

吴茜111-114

思政课教员与专业课教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芮晓华 秦艳平115-118

师资专业化培育

基于思政引领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王梅梅119-123

教育管理观察

三全育人背景下民办高校学困生帮扶机制探索研究

巫柳燕124-127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杜玉红 梅淑贞 甘炼128-131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与学生管理协同机制

何佳乐 牛宏蓉132-135

以问题驱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杨楠136-139

学生工作视域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张婷婷140-143

生态系统理论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五育融合"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吴昕144-147

创新创业培养

"以课题、项目促培养"的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探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

吴日枫 霍强148-151

双创背景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李洋洋 尹凯阳152-155

OBE导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院级协同培养路径探究

彭高丰 潘萍 龙慧 董胡156-159

创新创业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李旭东160-163

教育发展纵横

冀鲁豫大中小学一体化润德启智路径研究

沙志慧 辛修国164-167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质工程学实验I"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具开发与应用——以广东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宋伟 杜星 李斌 王志红 赵志伟168-171

新疆地域多元文化融入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路径研究探索

肉孜阿洪·帕尔哈提 袁萍172-175

风险思维下高校工程实训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以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例

李海燕 陈红艳 姚庆 仇群仁176-179

大学生社会联结与社会心态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唐晰文 涂巍 邓玉 谭婷 王振华 盘正君 刘玉琴 廖中慧180-183

新时代中国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医学生"医者仁心精神"培育机制研究

石钰莹 朱成184-187

适应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评价模型研究

杨文188-191

智媒体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实践研究

李金莹192-195

"恕""忠"与"推":孔孟仁德修养路径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卢泳琳196-199

教育发展纵横

改革开放精神的发展脉络、育人价值与实践进路

林耀佳 陶智祥200-203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与推进策略研究

王海霞204-207

基于CDIO的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校内校外双导师"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李彪 马强 李祝 李扬 史康景 王淞波 晏伟 汪雷208-211

中职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基于"有趣·有用·有效"三维课堂的教学重构

罗湛英212-215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路径

曹立俊216-219

甘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张明文 易先娟220-223

微证书与学分银行制度在继续教育中的创新实践研究

胡慧晶224-227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视角分析

滕柏路228-231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学习倦怠干预与希望感培养的路径探索——以理工科院校翻译专业为例

高璐 匡薇232-235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视域下劳动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刘瑞 王悄然236-239

教育发展纵横

注意/突显识解策略在英语经济语篇理解中的应用

李沁芳 张焕新240-243

启迪式教学融入环境景观空间模型设计课程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李楠 张岩 赵涛 杜粉霞2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