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撑起基础教育的半个天空

2018.03.26点击:
关键词:基础教育;中师教育;师范学校;中师;学生
打印 推荐
  1983年,一个影响一代人惠及两代人的国家战略出台了。


  为了缓解基础教育中,特别是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充实教师队伍。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专职师资”的门槛,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教师岗位的历练之后,又很快地“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中小学,特别是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的讲台上,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


  这个专为基础教育而培养的师资,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师——中等师范学校。


  一直到今天,这个特殊的“中师”群体,依然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中坚和栋梁,他们的大部分人甘愿成为“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依然支撑着当下中小学教育的半个天空!


  中师——中等师范学校,虽然已经在1999年被取消归于沉寂。但是,当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基础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人们依然需要为中师引以自豪和摇旗呐喊,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照亮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更因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依然需要这平凡但不可或缺的中师教育。


  让优秀的人成为老师


  作为曾经是市属学校校长的我,也有浓浓的“中师情结”。


  首先,中师好生源,让优秀的人成为老师,改变了师资队伍样态。特殊的时代背景,录取初中毕业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读中师,一批出色的初中生被优选为“中师生”。优秀的人当了老师,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是大幸。而优秀不仅仅只是成绩优异,而是乐学、好学、会学、博学,最重要的是家国情怀,志向高远,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性格开朗……这些隐形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基础教育的土壤和生态,让更多种子在他们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而优秀是藏不住的,当下大多数“名校长”“名师”“正高”“特级教师”都是师范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或治校有方,或治学有道,支撑起基础教育的一片蓝天,成为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


  其次,全科式教育,让师范生适应性更强,充分培养中师生的职业素养,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师范教育定位就是面向小学培养教师,特别注重帮助学生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所以他们需要什么都能胜任:组织教学、开展活动、管理后勤都能身先士卒,吃苦耐劳,样样在行。挥洒笔墨,吹拉弹唱,打球跳舞,武术体操、做实验、做手工等样样都通,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万金油”。在三年中师“一专多能”的办学思想冶炼下,专业思想与师爱情怀如魔术般被植入脑海。自身具备的“童心”,勤奋与朴实的品质和潇洒自信的“文青”气质,自然吸引并影响着学生。基础教育影响学生的终究不只是知识和分数,而是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而中师生就是这样一群情趣盎然、秀外慧中的群体,点亮孩子心灯,引领教育宏图大道。


  再次,定向式培养,让均衡教育成为可能。我的师范同学大多数来自农村,也分配回农村。他们与乡土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同时也最了解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和责任感。1989年毕业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乡基础教育的大梁,甚至远在穷乡僻壤承办单人校。至今还有很多同学在家乡生儿育女,教书育人,造福乡梓。他们自豪地在我们这些城市老师面前夸耀他们学生的成才立业,一脸的美意和自豪。


  如今虽然母校已逝,中师不再,但是中师“师范生”的国家战略、独有的专业养成和过硬的师能素质,使得这一代的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为国家中小学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作者为福建教育学院教师)


  虽说居“中”却“师”味浓郁


  □张昌勋


  三十八年与师范结缘的教育生涯,弹指一挥间。


  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我兴冲冲地走进福州师范学校的大门, 从此,沿着师范教育之路前行, 开启了我“中师”人生征程。


  当时的师范学校,虽说居“中”,但“师”味浓郁,学校教育努力把学子营造为“师”氛围,培养师德,锻造师能,以适应基础教育为“师”需要。


  中师生大都是当年优秀的应届初中生毕业生。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受到严格的为“师”职业教育,修师德、学师能、铸师魂。“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在学校浓郁的“师”味熏陶下,中师生不仅把当小学教师看作是一项职业选择,而且更是与个人的理想、前途、志趣紧密融合。走上为“师”岗位,就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小学教育,专业思想牢固,这是中师办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中师的师范性很强,突出表现在重视学生的一专多能,重视全科教育。学校要求中师生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弹能唱;强调中师生“三笔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基本功扎实过硬,语数艺术,样样在行。此外,中师还经常举办各种提升师能的竞赛活动,如教学大赛、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等,培养出来的中师生拥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毕业后很容易适应小学教学工作。当年,很多用人单位对中师生的评价就是“下得去”“上手快”“很好用”“教学能力强”……


  “师”味浓郁的中师学生,深深植根于基础教育的沃土,遍布八闽大地或扎根山区、海岛,或耕耘于城镇、乡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成为教育教学及科研改革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的排头兵。就拿我的百年母校福州师范学校说,获得福建省首批、第二批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福州七位小学教师皆毕业于此,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等五城区现任小学校长中90% 毕业于福州师范学校。


  遗憾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和转轨,1999年,中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虽然是高学历但是“师”味不浓的师资队伍建设,也使不少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能和师德成为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未来教育的教学现象和学校管理,愈来愈引起教育智者和社会各方的焦虑和反思。


  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纷纷怀念中师,开始认真审视与反思中师教育,由衷感受到“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师生是最大的功臣”。


  中师教育相较于今天的教师教育,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宝贵的办学经验,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因为中师教育虽说居“中”,但“师”味浓郁。


  (作者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课程实用的“全科教师”


  □何宝群


  现在不少地方大力推行“全科教师”培养,这又让我想起已经成为历史的师范学校。


  1982年,在全县5000多报考师范的初中毕业生中,我有幸作为全县40名“幸运儿”,成为长汀师范学校“文革”后首批面向初中招收的学生。


  长汀师范学校地处革命老区长汀,作为一所老牌师范学校,办学条件虽然不是很好,所处位置交通也不够发达。但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优良,被称为“山沟里的一朵山茶花”。当时面向长汀、武平、连城四县和上杭部分地区招生,四年的师范学习生涯,让我掌握了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给我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6年,我毕业后分配到县城的一所普通小学任教,学校让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兼数学科教学。在那个年代,学校把毕业班交给一位初上讲坛的老师,应该说是需要不小勇气的。但是校长很鼓励地说,师范生肯定行!


  作为我,也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接受了。接着,学校安排了老教师教导主任作为我的“师傅”,我呢也自添压力,尽管还处于学生与教师身份的转换阶段,但是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习和研究。多亏师范时的多轮实习,加上师傅的悉心指教,使我比较快适应了讲坛角色。第一年所任教班级学生升学考成绩不但没有拉后腿,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十几年担任毕业班教学,考试成绩均列学区前茅。


  我还兼任了几年的音乐课教学,这得益于读师范时的课程学习。当年的师范毕业生不但教语文数学学科,还要求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都能胜任,是真正的“全科教师”。所以那时的我们,每天下午一放学,校园里总是充满歌声和琴声。任教我们音乐的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她甜美的歌声、悠扬的琴声让我这个入学面试时只懂得唱国歌的人逐步喜欢上了音乐。后任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则通过暑期集训办学校民乐团升华了我们。我的二胡就是从那时开始学习的,后来还成为学校民乐团的一员上台表演过。


  当年的师范生还大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字,不管粉笔字还是钢笔字抑或是毛笔字。想当年,老师从字的间架结构教起,一笔一画地练习,每天至少要写一张,老师会很认真地批改,哪个字写得好甚至哪一笔画写得好都会在旁边标注,好的作业张贴在教室里,以此激励着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习作,心里常常会有着满满的幸福与自豪。


  现在小学中挑大梁的大都是当年的师范生。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现在学校的中流砥柱:一方面,那时的师范生生源质量高,录取成绩都远高于当地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另一方面,师范教育针对性强,适应性广。记得师范课程除了文化课外,还包括“两学”(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等,这些课程对于要走上讲台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为厦门实验小学校长)


  师者“暖意”的永久传递


  □曾旭晴


  1984年秋,当我背着简单行囊,走进师范这个特殊又优秀的群体时,从此激发起我对教师行业的向往和种种期待。


  那些年,难忘的是中师丰富的课程设置。在泉州师范的时光,随着学习体系的形成,我深深感受到师范教育的专业性与丰富性。除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语文课。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开始接受标准的普通话培训,字字句句,腔圆字正;句句字字,饱含着对于教育事业的严谨与热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园丁,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论是二十年前、当下抑或几十年后,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定是万千教育工作者出发的起点与不可或缺的基础。


  那些年,难忘的是中师“全面”的“专业素养”。每晚的晚自习,或预习功课,或练习“三笔”(毛笔、钢笔、粉笔),或练琴,或画画……那些年间,中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便是成为一名“合格且全能”的教师。何谓“全面发展”,何谓“专业素养”,也许那些年间的教育方式便是最好的诠释。台下十年功,日夜的素养积累为未来几十年的教师生涯铺设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多次在演讲、粉笔字等基本功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便是最好的印证。


  那些年,难忘的是师者“暖意”的永久传递。清晰记得当时的我,瘦小的身板下,体育是我的软肋,特别是800米长跑,每每上课便胆战心惊。但恩师亲切的关怀与鼓励,与其在夕阳下迎风陪跑的依稀背影,却使我的心中充满丝丝暖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师者的温情与关爱,会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留下永久的暖意。我想,为师者应将这份“暖意”永久传递,使之在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中不断蔓延。


  因而,作为师出师范的师者,我一直在思考: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怎样的师范学校和师范教育?我们需要给未来师者的师范生提供怎样的更好的学习、实践、交流平台。一方面,作为教师专业学科的本体性知识提升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基本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样不可或缺。


  面对未来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们需要更多有素养、有热情、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教育工作者们,在“手拉手”的接力中追寻教育事业更美好的明天。(作者为泉州实验小学校长)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陈曦